第(2/3)页 小郑推开门时,运动外套的拉链还挂着半截,手里攥着份文件几乎要抖出声响:“肖书记!市财政局来文了,要在柳河镇试点‘阳光财政评分卡’!” 肖锋正翻着阿娟整理的模板,纸张边缘整齐,油墨味尚新。 闻言抬头,笔尖在纸上顿了一下:“具体要求?” “村级以上单位必须公开资金流向明细,还要纳入年度考核!”小郑把文件拍在桌上,封皮上“柳河镇试点方案”几个字被压出折痕,纸角微微卷起,“我刚问过科长,说是省厅转下来的——您看,这是不是……” “顺势而为。”肖锋翻开模板,纸页沙沙作响。 他指尖划过“纠错率”三个字,声音低而稳:“透明度、合规性、纠错率三项指标,纠错率的基准线用老周提供的漏洞数据。”他顿了顿,“阿娟昨晚加班到十点,模板早备好了。” 小郑望着那叠装订整齐的表格,突然笑出声,笑声在办公室里回荡:“难怪您上周让我去县图书馆查财政公示条例,合着是在这儿等着呢!” 肖锋没接话,目光落在窗外——老周的自行车正停在财务科门口,后架上晃着个蓝布书包,是小琳的。 风吹动书包带,发出细微的摩擦声。 中午食堂飘着红烧肉的香气,油腻的热气在空气中浮动,黏在皮肤上。 李婶端着汤盆经过老周桌前时,脚步突然踉跄。 “哎哟!”瓷勺磕在老周衬衫上,棕红色的汤汁立刻洇开片污渍,热气腾腾地往上冒,“对不住对不住,您这吃饭老低头,跟欠谁钱似的……” 老周猛地站起,手忙脚乱去擦衣服,指尖触到湿黏的布料,胃里一阵翻搅。 却在触到胸口口袋时顿住——那里原本装着小琳的照片,今早出门前他鬼使神差没带。 李婶边用纸巾按边瞥他:“您今儿咋没掏照片看?往常这时候早摸出来了。” 老周低头盯着汤渍,筷子还搁在碗边,没动过的米饭结着层硬壳,冷得发黏:“小琳说……说照片在书包里,她带着呢。” 角落的肖锋捏着饭勺,笔记本上刚记下:“眨眼频率每分钟28次(日常18次),左手指甲轻敲桌面12次——合作者初现特征。”他舀了口汤,温度刚好,像极了李婶今早特意多放的姜,暖意从喉咙滑下,熨帖着心口。 下午三点,祠堂的八仙桌上摊着阿娟新翻出的账本。 她指尖点着“柳河建设→宏发建材50万”那行,笔帽敲得桌面咚咚响,节奏急促:“备注是扶贫物资采购,但我问遍柳河村、长岭村、青竹村,没一户收到水泥。” 肖锋凑近看日期,2023年4月15日,正是暴雨冲垮村道的第二天。 纸页泛黄,边角卷曲,墨迹有些晕染,像被雨水打湿过又晾干。 他摸出手机给小郑发消息,抬头时阿娟正盯着他笑,眼底闪着光:“您又要搞事了?” 第(2/3)页